怎么说呢,今年的清明假期真是天公作美。杭州西湖边的晚樱像是特意等着游人的镜头,乌龟潭那一带的花枝在微风里轻轻摇晃,连空气都带着甜丝丝的花香。你懂的,这种天气最适合穿件薄外套,揣着相机在石板路上晃荡——毕竟再过几天,江南的春天可就要被初夏的热浪赶跑了。
阳光温柔得不像话的日子,可不止杭州独享。绍兴的乌篷船在鉴湖水面划出细碎的波纹,船夫戴着斗笠哼着小调;宁波东钱湖的骑行道上,山地车轮胎碾过满地紫云英的碎影。要我说啊,这时候的浙江就像被调了柔光滤镜,连晒在民宿院子里的蓝印花布都显得格外鲜亮。
不过春天的脾气总是摸不透。杭州气象台的朋友私下透露,7号起浙西可能就要变脸。那天在千岛湖露营的朋友可得留神,说不定半夜帐篷外就响起雨打树叶的噼啪声。话说回来,雨季前的最后晴朗才更值得珍惜不是?像我去年在莫干山竹林里撞见的云海,就是暴雨前憋出来的绝景。
北方朋友也别急着羡慕。呼和浩特明天开始要连着两天刷新今年高温纪录,大青山南麓的杏花说不定能早开半个月。西安明儿个要是真冲上30℃——嚯,青龙寺的樱花怕是要被热浪催得集体谢幕,想拍古刹飞花可得抓紧了。
展开剩余74%【江南最后的樱花盛宴】
站在乌龟潭的栈桥上,晚樱层层叠叠压弯了枝头,有几瓣落在游船的篷顶上。船娘摇橹时带起的水花沾着花瓣,倒比人工布置的花船更有意境。对了突然想起,日本摄影师中村先生去年此时在京都抱怨花期太短,要是他见到西湖边这绵延三周的樱花接力,怕是要重新定义"赏樱圣地"。
绍兴沈园的白墙黛瓦间,重瓣樱花开得正疯。穿着汉服的小姑娘踮脚去够花枝,发间步摇晃动的节奏和池鱼吐泡泡的频率莫名合拍。要说遗憾,可能就是游客比往年多了三成,建议赶早或选工作日前来。偷偷告诉你们,柯桥古镇的樱花巷还没被攻略书盯上,青石板缝里落满花瓣的样子,恍惚让人回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。
【北国的春日突围战】
当杭州姑娘换上轻纱襦裙时,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俄罗斯套娃雕塑才刚刚摘掉雪帽子。气象预报说9号要破20℃,松花江的冰排估计得提前崩解。想拍"跑冰排"壮观场面的摄影老炮们,或许该把行程往前提个把星期——当然得穿防水靴,毕竟江滩的泥泞程度可能超乎想象。
太原汾河两岸的连翘开得金灿灿的,和还没返青的黄土高坡形成强烈反差。本地老饕会拉着你去食品街,说什么"天气燥热得吃碗头脑败败火"。其实他们就是想看你被黄酒药膳呛到的表情,这帮晋商后代捉弄起人来,还带着走西口时的狡黠劲儿。
【升温背后的隐藏玩法】
杭州气象台的徐工在朋友圈吐槽:"今年春装怕是只能穿一周。"这话不假,看灵隐寺门口卖冰粉的大妈都换上短袖了。不过聪明的旅人已经开始转战山涧秘境,比如临安的浙西大峡谷,晨间20℃的气温徒步刚刚好,还能撞见高山杜鹃的初绽。
青岛的樱花要等到四月中旬,但八大关的玉兰已经开得不管不顾。海风裹着咸味穿过欧式老别墅,花瓣落在德国总督府旧址的阳台上,恍惚间有种时空错乱的美。在这拍人像记得选上午逆光,不然下午游客多得像下饺子,再好的构图也得废。
【雨季来临前的疯狂】
嘉兴月河客栈的老板娘神秘兮兮地说:"梅雨季前的最后狂欢。"她指的是乌镇夜游项目新添的"雨巷灯会"——虽然现在还没真正下雨,但人家硬是用三百盏灯笼在房檐下拉出水帘效果。怎么说呢,这种人造浪漫虽然有点刻意,但当摇橹船载着你穿过光雾交织的桥洞时,还是忍不住会心动。
黄山脚下的民宿老板们最近总抬头看天。他们知道谷雨前后的云海最壮观,但也最危险。去年有个摄影师在始信峰等云瀑,结果被突降的暴雨困了六小时。所以现在当地向导兜里都揣着应急毯,收费里包含的保险金额也比淡季高了三成。
【冷暖交锋中的味觉冒险】
宁波城隍庙的苔菜年糕摊前排起长队,老板娘边煎年糕边嘟囔:"再热两天就改卖木莲冻了。"这种由季节更迭催生的美食切换,在江南市井里上演得自然而然。绍兴安昌古镇的扯白糖师傅倒是乐见其成,气温升高让糖浆更容易拉出丝来,老师傅手腕一抖就是三米长的琥珀色糖丝。
天津五大道上的咖啡馆开始推出"樱花冷萃",其实用的就是普通草莓糖浆。但坐在民园西里的铸铁阳伞下,看着海棠花瓣飘进咖啡杯,谁还在乎味道正不正宗呢?倒是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马迭尔冰棍提前上市了,零上20℃啃冰棍的体验,怎么说也是种地域特色行为艺术。
【写在手机天气预报之外】
杭州灵隐公交站的电子屏滚动着"30℃"预警,法喜寺的五百岁古玉兰却依旧开得不紧不慢。树下的师父扫着花瓣说:"它比你们都会看天气。"这话让我想起去年在洛阳白马寺见到的牡丹,明明预报有雨,偏要等到云开雾散才肯展露真容。或许植物才是最懂时令的旅行家?
青岛信号山的观景台最近总能看到有趣画面:穿羽绒服拍婚纱的北方情侣,和光腿穿纱裙的本地新娘同时入镜。这种温差造就的魔幻现实,大概就是春日旅行的隐藏彩蛋。就像此刻在西湖边,有人穿着汉服执团扇,有人已经套上oversize的潮牌T恤——春天的包容性,或许就藏在这些乱穿衣的默契里。
发布于:湖南省